报告时间:2021418日,11:00-11:30

报告地点:精正楼302

报告人:许文倩(浙江理工大学)

报告摘要:本项研究主要采用大涡数值模拟方法(LES)对风洞中基于弦长与来流速度的雷诺数为2Í10^5,攻角为7度,后掠角分别为15°30°NACA0012翼型绕流进行了仿真数值模拟,并且进行了实验验证。对各个区域的压力及速度分量脉动进行检测,获得每个区域各变量的脉动特性,并且对由Liutex表征方法获得的涡结构衍化过程进行了分析。仿真结果捕捉到翼型表面流动分离,涡脱落,再附着,以及转捩过程。结果表明随着后掠角越大,翼型上表面的最大速度会减小。并且流动分离起始位置越远离翼型前缘,但是越容易提早发生转捩,这也使得再附着位置提前,分离泡减小。在层流区以及流动分离区的前段,横流速度分量的波动幅值始终小于法向及流向速度分量的波动幅值。但是横流速度分量的波动幅值增长最快。在分离区后段压力及各速度分量脉动幅值及脉动频率明显增大。流向,法向及横流速度分量的波动幅值达到了几乎相同的幅度,这说明流动在这个过程中发生转捩。随着后掠角的增大,横流速度分量的波动幅值增加变快,对流动转捩影响的比重增大,促进转捩发生。在流动分离区后段,脱落出展向涡,随时间变化,展向涡向下游移动逐渐变大,并且变形,形成有头,有腿的并不十分规则的Ω涡,Ω涡在向下游运动过程中,产生变形,流动看起来更加杂乱无序。在展向涡形成以及演化过程中,展向涡下面存在很多不规则的小涡(不规则流向涡)结构,展向涡在运动过程中会将底层的小涡带往高层,与展向涡混合变形,形成涡腿,促进Ω涡的形成,展向涡在变形过程中不断抬升。后掠角越大,展向涡越容易快速变形,并且涡的角度发生倾斜,这也使得Ω涡更加不对称。




邀请人:王义乾